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税务文化 > 原创空间

馄饨情怀

发布日期: 2017年12月20日 来源: 本网站 作者: 平凉市国税局 雷雅萍 分享到:


  对于馄饨的情怀,已经久远的不知年份。

  昨夜电视清场的最后一刻,画面中的男女主人公,坐在老街巷子的一家馄饨馆,在寒冷的天气里,各自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大馄饨,一边搓着手,一边吸溜着,碗中散发的雾气迷漫在女主角的面前,衬出一张惊喜而满足的脸,这时候,他们显得多么幸福,而我却已口水涟涟。

  早年在大安的家里,外婆经常要包一种大馄饨,那时候,汉水江边的人除过炒菜米饭,最能做的面食就是馄饨,他们把这种馄饨叫抄手。江边的人实诚,抄手中包的馅要多,面皮要大,还要留出两边的大耳朵,形象就如动物的耳朵。

  外公去上海做生意,回来教给外婆一种多邹皮的馄饨,讲究馅少、皮薄、邹多,关键是汤要鲜。外婆是大家闺秀,捧着一本泛黄的、竖着印字的书就能坐一天的人,原以为对做好厨娘不感兴趣,谁知却是我们一家人的美味营养师,她学馄饨,不光是大耳朵的抄手,还有江南小城的小馅馄饨,讲究的是皮薄精,馅滑顺,汤鲜美。那时候,外婆经常会在下午集市收尾的时候去肉铺买点肉,用刀背剁成肉泥、和葱、姜、盐搅拌均匀,晚上包一桌馄饨,待外公进了家门,全家坐齐了的时候,一碗碗的端上来,每个人就会吃上入口就下肚的纯肉小馄饨,顿时胃里暖暖的、嘴里香香的。

 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再吃到外婆做的馄饨,只有在节假的时候,母亲会包几种饺子,有西北风味的萝卜羊肉馅、韭菜鸡蛋馅、还有东北风味的白菜大肉馅,华北地区的韭菜虾仁馅等。

  随母亲到甘肃,生活在小县城,看到当地人经常用各种蔬菜做馅包水饺,形象很像老家的抄手,但这不叫抄手也不叫饺子,他们管它叫煮角子。八十年代初、县城来了不少南方人,一夜间,包子馄饨馆遍布小城,那种纯肉的小馄饨,各人有各人的不同,有的放上馅随手一捏,有的要卷上两卷,还有的要包成对角的、四方的,总之各有千秋,做的最好的算城东浙江陈师馄饨馆,汤料中永远有一种胡椒的香辣味。

  二十多年前的兰州,学校楼下有一家四川馄饨,铺面简单,做饭的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,男的擀皮女的包,每天早晨,两个老人早早起床,当人们排着长队挤着买碗馄饨的时候,街旁的铺子才要打开门面。他们家的馄饨皮薄、汤鲜,老头擀上一大张皮之后切成一边大一边小的方块,老太拿起一张,筷子在装馅料的碗里刮一下,再在皮上粘一下,手指一合就好了,速度快的让人眼花缭乱,你还没看清,一大堆馄饨就花花的包好了,这时,老太太转过身,抓一把馄饨撇在滚烫的锅里,飞转两下,拿碗,放上盐、紫菜、香菜、葱末、刮一点炼好的猪油、滴两滴小磨香油,当端在吃饭人的手里,前后不过两分钟,色香味就都有了。

  成家后,我最爱做的饭就是馄饨,那是一种难忘的情怀,不管什么原料都可以做成不错的馅,尤其是虾仁馄饨,买半斤虾仁,拿一颗放在活好的大肉馅里、再包进薄精发亮的面皮里,下在滚烫的水里让煮的飘起来,拿碗,放上少许耗油、香菜、紫菜、再来点菠菜,滴几点香油、倒上滚烫的汤水,皮子在汤水里懒懒的舒展开来,像一层薄薄的轻纱、带着天然的婉约,衬上褐色的紫菜、碧绿的香菜、白色的葱花,吃下去,一准嘴里留香。

  如今,馄饨更是一种便利食品,每到孩子回家,家人出差归来,我都会包上一次馄饨、在某些时候,它不光是一顿普通的饭食,更重要的是象征团圆和包容。


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