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税务文化 > 廉政建设

《春江花月夜》写江还是写月?

发布日期: 2017年04月13日 来源: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作者: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分享到:


  初唐诗人张若虚,是当时吴中四士之一,他流传下来的诗作,仅有两首。但他却凭借着其中一首,孤篇盖全唐,并在一千多年来的时光中毫不褪色,使古今无数读者为之倾倒。这首诗,就是《春江花月夜》。 

  《春江花月夜》,这一诗题,并不是只有张若虚写过。这首诗的题目,包含了春、江、花、月、夜五种事物,看起来繁杂而琐碎,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度,将这五种事物一一串联,并突出自己想要着重表达的内容,就看诗人的把握了。张若虚这首《春江花月夜》,着重表达的,究竟是什么呢? 

  春江花月夜 

  张若虚 

  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。 

  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。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 

  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 

  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 

  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 

  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 

  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 

  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江水流春去欲尽,江潭落月复西斜。 

  斜月沉沉藏海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 

  纵观这一首诗,如果单纯从出现次数来看,春字出现4次,江字出现12次,花字出现2次,月出现15次,夜出现2次,重点应该是落在“月”上。不过江字有时候虽不出现,却能从潮水、海上、波、汀上、青枫浦、鱼龙、海雾、碣石等中,看到江的身影。这样从表面看来,江与月似乎不相上下。 

  细读这首诗,“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”一开篇是春江月夜的壮丽图景,而一轮明月就在这海上随潮涌生,月光洒在花上,洒在汀上,洒在诗人的心上。江天澄澈,孤月独照,诗人就进入了一个清明安静的世界,他思考:江畔是谁最先见到了月亮?这月亮又是在哪一年照到了人间?“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”他又想:人生在世,子子孙孙无穷尽也,江畔的月亮一年一年都没有什么变化。“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”他又好奇:是不是这月亮也在等着谁?我们不知道,只看着那长江滚滚,红尘翻飞。“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”这应该是诗中最深沉的思考,在这思考之后,随着江水不停向东流,诗情也向着更深更远更广阔的地方推去。 

  闻一多说这是“更敻绝的宇宙意识!一个更深沉、更寥廓、更宁静的境界!在神奇的永恒前面,作者只有错愕,没有憧憬,没有悲伤。”是的,对人生哲理探索的诗词并不少见,比如陈子昂的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”,刘希夷的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,李白的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”,苏轼的“哀吾生之须臾,羨长江之无穷”等等。都有着对宇宙永恒和人生短暂的感慨。 

  但张若虚这首诗里,却充满了对有限与无限、有情与无情的思考,从个人的短暂想到人类存在的永恒,再想到月的亘古绵长,人生就与江月得以共存,这是在个人短暂之外的更高的也是更强烈的情感,折射出对人生的热爱。 

  这样看来,《春江花月夜》着眼“月”更多,而更妙之处在于“春江花月夜”这五个字并没有消失,而是不停穿插在其中。这首诗就好像把这五个字,炼成了一片五色奇光,每个字都写得有景、有情、有思、有想、有故、有趣。同时这五个字又相互呼应,就好像九连环一样,环环相扣,节节相生,绵绵不绝,我们就好像在读一个故事,赏一幅画,看一场电影,目光不能离开片刻。这五色奇光织就了一片奇锦,分合不得,交汇出璀璨的光芒,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,描绘出最动人的良辰美景。 




相关新闻